①. 換熱器用不銹鋼管道(dao)布置應注意冷熱物流的流向,一般冷流自下而上,熱流由上而下。


 ②. 不銹鋼管(guan)道布置應方便操作,并不妨礙設備的檢修(圖6-122、圖6-123)。


   a. 不銹(xiu)鋼管道布置不影響設備的抽(chou)芯(管束和內管)。


   b. 不銹鋼管道和閥門(men)的布置,不應妨礙設備的法蘭和閥門自身法蘭的拆卸或安裝。在圖6-122所示范圍內不宜布置管道或閥門。



 ③. 不銹(xiu)鋼換熱(re)器(qi)的基礎標(biao)高,應滿足其下部排液(ye)管距(ju)地面或平臺面不小于150mm。


 ④. 不銹(xiu)鋼換(huan)熱器的(de)管道,盡量減少高(gao)點(dian)和低點(dian),避(bi)免中途出現“氣袋”或“液袋”,并設高(gao)點(dian)放空,低點(dian)放凈;在換(huan)熱設備區域內應盡量避(bi)免管道交叉和繞行;盡量減少管道架空的(de)層數,一般(ban)為(wei)2~3層。


 ⑤. 兩臺(tai)或兩臺(tai)以(yi)上并聯的換熱設(she)備入(ru)口(kou)管(guan)道應對(dui)稱(cheng)布置,對(dui)氣液(ye)兩相流換熱設(she)備則必(bi)須對(dui)稱(cheng)布置,才能達到良好的傳熱效果。


 ⑥. 不銹鋼換熱器的進出口管道(dao)上測量儀(yi)表(biao),應靠近(jin)操(cao)作通(tong)道(dao)及易于(yu)觀測和檢修(xiu)的地方安裝。


 ⑦. 與換熱器相接的(de)易凝介質(zhi)的(de)管(guan)道或(huo)含有固體(ti)顆粒的(de)管(guan)道副線,其切斷閥應設在水平管(guan)道上,并應防止形(xing)成死(si)角積(ji)液。


 ⑧. 在寒冷地區(qu),室外的換熱(re)器的上水管道(dao)(dao)與下水管道(dao)(dao)應(ying)設(she)置排液閥和防凍連(lian)通管。不銹鋼換熱(re)器管道(dao)(dao)布置如圖(tu)6-124、圖(tu)6-125所示。


124.jpg


 ⑨. 成組(zu)(zu)布(bu)置(zhi)的(de)(de)換(huan)熱器(qi)區(qu)域內,可在地面(mian)或平臺(tai)面(mian)上敷(fu)設(she)(she)管(guan)道,但(dan)不(bu)應妨(fang)礙通行和操作(zuo)(zuo);調節閥組(zu)(zu)宜平行于(yu)設(she)(she)備布(bu)置(zhi);成組(zu)(zu)布(bu)置(zhi)的(de)(de)換(huan)熱器(qi)之(zhi)間管(guan)道布(bu)置(zhi)的(de)(de)凈距(ju)應大(da)于(yu)或等于(yu)650mm;大(da)于(yu)2000mm時采用鏈輪操作(zuo)(zuo)并聯多組(zu)(zu)換(huan)熱設(she)(she)備的(de)(de)進出(chu)口管(guan)道應對(dui)稱布(bu)置(zhi)。


 ⑩. 可根據管(guan)道布置的要求來確定管(guan)口的形式。管(guan)口可以水平、垂直(zhi)或任意角度,也可在管(guan)口法蘭前用彎頭代替直(zhi)管(guan)(圖6-126)。


  a. 一般情況(kuang)下,通常采(cai)用圖6-126(a)所示形式。


  b. 當管道口徑比較(jiao)大,可(ke)能(neng)需(xu)要增(zeng)加(jia)換熱器的安(an)裝高(gao)度。當對安(an)裝高(gao)度有限制時,采用圖6-126(b)所(suo)示形式。這種(zhong)情況發生(sheng)如下。


    i. 當希望(wang)換熱(re)器的安裝高度與其他換熱(re)相同時。


    ii. 當(dang)換熱(re)器放置在結構下,由于(yu)換熱(re)器的(de)安裝(zhuang)高度的(de)增加,可能引起不必要的(de)結構高度的(de)增加時。


    iii. 當(dang)換(huan)熱器安裝(zhuang)在水平(ping)容器上(shang)方時。


    iv. 當換熱器疊加放置(zhi)時(shi)。


 c. 當采用圖6-126(b)所示(shi)的形式時,應及時向設備專業提出條件。這些活動應在(zai)管道走向研(yan)究階段完(wan)成。


    i. a尺寸應由(you)管道工程師確認(ren)。


    ii. h尺(chi)寸(cun)應根據排放的口徑來決(jue)定(ding)。


126.jpg


 ?. 在框架上不銹鋼(gang)換熱器(qi)的(de)管道布置如下(圖(tu)(tu)6-127、圖(tu)(tu)6-128)。


  a. 對于(yu)多臺并聯的換熱(re)器,為了使流量(liang)分配(pei)均(jun)勻,管(guan)道宜對稱布置(zhi)。但支管(guan)有流量(liang)調節(jie)裝置(zhi)時除外。


  b. 多臺換熱器公用的蒸(zheng)汽或冷卻水(shui)的總管宜布置在平臺下面(mian)。


  c. 在(zai)塔頂管道進入(ru)分配總(zong)管的地方(fang),至少(shao)應有一(yi)段相當于3倍管徑長度的直(zhi)管段,以保證(zheng)物料(liao)均勻地分配到(dao)各換熱器中去。


  d. 不(bu)銹鋼(gang)換熱器氣體出口至(zhi)分(fen)離器之間的(de)(de)管道(dao)應有(you)一(yi)定的(de)(de)坡度,坡向分(fen)離器可確保管內及換熱器內不(bu)積液。


  e. 當不銹鋼(gang)換熱器布(bu)置在框架(jia)的(de)中(zhong)層或(huo)底(di)層時,應在框架(jia)內設置吊(diao)車梁。保證足夠的(de)吊(diao)裝高度(du)或(huo)有可拖動措(cuo)施,且吊(diao)車可靠近(jin)該框架(jia)。





 ?. 立式(shi)換熱(re)器的管道布置如下:


  a. 不銹鋼管口方位應與折流板相(xiang)符合(圖6-129)。


  b. 雙程(cheng)時,殼程(cheng)和(he)管程(cheng)的進入管口應在一方向(圖6-130)。


  c. 與管箱連接的管道應有(you)可拆卸段。


  d. 對于大口徑固定不銹鋼管板式換(huan)熱器,應考(kao)慮其上下封頭(管箱)拆卸所需空間和吊裝(zhuang)設施操作空間。


  e. 不得占用換熱器上方的預留抽芯和吊裝空間。


  f. 應(ying)考(kao)慮設(she)備管程和殼程的(de)排氣、排液,防止內部(bu)積液,影響換熱效果。


129.jpg


聯系方式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