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6年秋有消息傳出,曼內斯曼兄弟發明了一種軋制工藝,使實心圓鋼可在若干秒之內變成無縫不銹鋼(gang)管。但當時的技術界并不信以為真,4年后,Reuleaux教授在“全德工程師協會”上作報告,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肯定了斜軋穿孔工藝的發明。
Franz Reuleaux 教授(1829~1905年)是世界著名的運動學理論的奠基者,是曼氏兩兄弟的老師,對兩兄弟天才的發明思想頗為贊賞,竭盡全力支持他們,促其成功。他早在1890年就著文評述曼內斯曼軋制不銹鋼管工藝,肯定這一發明是巨大的成功。他對早期不(bu)銹鋼管廠籌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,曼氏兄弟又通過他結識了Werner Von Siemens,他就斜軋穿孔工藝向Siemens先生作了技術性介紹,并向后者展示了管子(穿孔坯)的樣品(見圖2-5所示)。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軋制技術,Siemens 先生在 Reuleaux教授的陪同、引導下于1887年6月參觀了Remscheid 不銹鋼管廠,這對早期的幾家鋼管廠如Komotou、Bous、Landore 鋼管廠的成立起很大的促進作用。后來 Werner Von Siemens 成為曼內斯曼鋼管公司監事會主席。
1890年4月16日(ri),Reuleaux 教(jiao)授在全德(de)工程師協會上(shang)作了(le)題(ti)為“論曼內斯(si)曼軋管工藝”的(de)報(bao)告,全文登載于“全德(de)工程師協會”的(de)會刊上(shang),并于同年在《Dingler綜合(he)技術(shu)》雜(za)志、《奧(ao)地利礦山冶金》雜(za)志上(shang)轉載,經翻譯后(hou)摘要發表在《工程新聞》和《Iron Age》上(shang)。由此可見,在19世(shi)紀(ji)90年代(dai)無縫不銹鋼管生(sheng)產技術(shu)在工業界占有多么突(tu)出的(de)地位。
他在(zai)報(bao)告中否定了(le)對于發(fa)(fa)明(ming)的(de)(de)(de)緣(yuan)起是(shi)(shi)“在(zai)無意識活動中偶(ou)(ou)然產(chan)生的(de)(de)(de)”這種(zhong)(zhong)觀點,并(bing)引用歌(ge)德的(de)(de)(de)話,“什么是(shi)(shi)發(fa)(fa)明(ming)?這是(shi)(shi)連(lian)續不(bu)斷尋求(qiu)的(de)(de)(de)結(jie)果(guo)”,為發(fa)(fa)明(ming)的(de)(de)(de)緣(yuan)起作注。他說(shuo):“這一(yi)(yi)發(fa)(fa)明(ming)究(jiu)竟是(shi)(shi)一(yi)(yi)件偶(ou)(ou)然的(de)(de)(de)事(shi)情還(huan)是(shi)(shi)有意識的(de)(de)(de)行(xing)為?在(zai)過去很(hen)長(chang)一(yi)(yi)段(duan)時(shi)間里,當發(fa)(fa)明(ming)尚未在(zai)公眾面前詳細公布時(shi),對于發(fa)(fa)明(ming)的(de)(de)(de)緣(yuan)起出現了(le)種(zhong)(zhong)種(zhong)(zhong)說(shuo)法(fa),其中說(shuo)法(fa)之(zhi)一(yi)(yi)是(shi)(shi):發(fa)(fa)明(ming)家是(shi)(shi)在(zai)無意識活動中偶(ou)(ou)然產(chan)生這一(yi)(yi)想法(fa)的(de)(de)(de)。這不(bu)是(shi)(shi)事(shi)實,可以說(shuo)完全不(bu)是(shi)(shi)事(shi)實,不(bu)銹(xiu)鋼管斜軋穿孔工藝的(de)(de)(de)發(fa)(fa)明(ming)是(shi)(shi)連(lian)續不(bu)斷尋求(qiu)的(de)(de)(de)結(jie)果(guo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