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熱加工變形溫度下,由于雙相不銹鋼中兩相強度、塑性不同和變形行為的差異,導致熱塑性下降,而使鋼的熱加工性變壞。圖6.13系雙相鋼中,隨二相比例的不同,不銹鋼的熱塑性的變化。可以看出,在熱加工條件下,當次量的相量超過20%后,雙相不銹鋼的熱塑性急劇下降;當α與γ體積分數相差<20%時,還有一熱塑性最低的平臺。為此,在雙相不銹鋼熱加工過程中,相比例不僅希望在此平臺外,而且最好次量相應<20%。


  實踐表(biao)明,對常用第一代雙相不銹鋼而言,適宜的熱(re)加工溫度一般在(zai)900~1150℃范(fan)圍內。


  圖6.13 α和γ相比例對(dui)鋼(gang)在高溫(wen)下(xia)工藝塑性的影(ying)響(示意圖)


  由于圖(tu)6.13 最(zui)早發(fa)表于1962年,當時第(di)二(er)代和第(di)三代(也稱現(xian)代)雙相(xiang)不(bu)銹(xiu)鋼尚未(wei)問世,因此,此圖(tu)無法預示(shi)用(yong)氮合(he)金(jin)化后的(de)現(xian)代雙相(xiang)不(bu)銹(xiu)鋼的(de)熱塑性行為。國內曾(ceng)以含氮的(de)雙相(xiang)不(bu)銹(xiu)鋼00Cr25Ni6Mo3N為基礎,研究了在0%~10%Ni、0.08%~0.23%N的(de)區間內,鋼中(zhong)α和γ相(xiang)比例與鋼的(de)熱塑性之間的(de)關系,結果(guo)指出(chu):


   ·低(di)溫低(di)α相(xiang)區和高溫中α相(xiang)區的熱塑(su)性明顯低(di)于其他相(xiang)區;


   ·對α相<30%的(de)雙相不銹鋼,熱加工溫度宜(yi)高(gao)一些,熱加工終止溫度在1000℃以下;


   ·對α相>40%的雙相不銹鋼,熱加工溫(wen)度(du)(du)宜低一些,熱加工終止溫(wen)度(du)(du)可在900~1000℃范圍(wei)內。


   研究和實踐表明,具(ju)有微細的(de)雙(shuang)(shuang)相組織結構(gou),對(dui)雙(shuang)(shuang)相不銹鋼獲得優良(liang)的(de)性能非常重(zhong)要。因(yin)此,對(dui)于熱(re)加工后便進行最終(zhong)熱(re)處理(li)的(de)產品(pin),不僅是熱(re)加工終(zhong)止溫度,而且變形(xing)量的(de)控(kong)制也需予以重(zhong)視(shi)。


   對于(yu)高合金雙相不(bu)銹(xiu)鋼,熱加工過(guo)程(cheng)和冷卻過(guo)程(cheng)中,還要防止600~1000℃間σ相和x相等的(de)析出,以避免它們析出對鋼的(de)性(xing)能帶來的(de)危害。



13.jpg


聯系方式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