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無到有,艱難起步,開發出了應用于軍工和化工的不銹(xiu)鋼產品。初步創立不銹鋼標準(zhun)和原料基地。


1952年


   1. 太原鋼鐵公司、撫順鋼廠生產第一批不銹鋼、耐熱(re)鋼


   2. 我國制定了(le)兩個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標準,即重(zhong)20-50《高(gao)合(he)金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、耐熱鋼(gang)(gang)(gang)及(ji)高(gao)電阻合(he)金》和重(zhong)21-52《不(bu)(bu)(bu)銹及(ji)耐酸各種條(tiao)鋼(gang)(gang)(gang)技術條(tiao)件(jian)》。這兩個標準共列有23個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牌號,主要是Cr-Ni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。依據這兩個標準,初期主要是生產18-8型Cr-Ni奧(ao)氏體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,如1Cr18Ni9Ti。隨后,根據我國化學工業(ye)發(fa)展的(de)需(xu)要,又生產1Cr18Ni12Mo2Ti 和1Cr18Ni12Mo3Ti等鋼(gang)(gang)(gang)。但在(zai)當時歷(li)史條(tiao)件(jian)下,我國尚未大量生產鎳(nie)、鉻(ge)金屬,為了(le)節約鎳(nie)資源,只得開展研制或引進國外節鎳(nie)不(bu)(bu)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的(de)經驗的(de)工作,并取得一定成(cheng)績。


1953年


   1. 發布重(zhong)21-52《不銹及(ji)耐酸各種條(tiao)(tiao)鋼技(ji)術(shu)條(tiao)(tiao)件(jian)》,包(bao)括馬氏體不銹鋼。


   2. 開始擴(kuo)建(jian)改造吉林鐵(tie)合金(jin)(jin)廠(現中鋼吉鐵(tie))及錦州(zhou)等(deng)一批鐵(tie)合金(jin)(jin)廠。


   3. 重鋼在蘇(su)聯(lian)專家的幫助下冶煉成功第一(yi)爐(lu)1Cr18Ni9Ti。


1955年


  1. 5月,重工業(ye)部發出(chu)《關于試制與生產耐熱鋼及不銹鋼的決(jue)定》。


  2. 8月,《人民日(ri)報》報道(dao),我國已試制成功十多種(zhong)耐熱鋼和(he)不(bu)銹(xiu)鋼。


1956年


  1. 6月(yue),我國第一(yi)個現代化吉林鐵合(he)金廠竣工。


  2. 7月,冶金部指示鋼鐵局合理(li)使用(yong)金屬鉻和電解鎳。


1957年


  9月(yue),冶(ye)金部、中(zhong)科院與(yu)有關(guan)工業部召開代用與(yu)節約(yue)合金鋼中(zhong)鎳(nie)、鉻(ge)會議,確定節約(yue)鎳(nie)、鉻(ge)方案。


1958年


  1月,冶金部組建鋼鐵研究院。在新鋼種(zhong)研究室中成立我國(guo)第一個高(gao)強不銹(xiu)鋼研究組,并對國(guo)外高(gao)強不銹(xiu)鋼發展現狀進行(xing)調研。


1959年(nian)


  對重20-52和21-52兩個標準進行了修訂,合并為YB10-59《不銹耐酸鋼技術條件》。YB10-59標準列有36個牌號,主要特點是增加了以Mn或Mn、N作為奧氏體形成元素的節Ni和無Ni的鐵素體不銹(xiu)鋼。該標準一直執行到1975年,十多年中,對我國不銹鋼研制和生產技術的發展,擴大品種、提高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


51.jpg 01.jpg 36.jpg

鎳合金.jpg 43.jpg 87.jpg

34.jpg 56.jpg 99.jpg



 至德鋼(gang)業,我們(men)根據(ju)您的實(shi)際需求,給出參(can)考(kao)建議,為(wei)您提供高性價比的不(bu)銹(xiu)鋼(gang)管道(dao)及配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