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鉻鐵(tie)素(su)體不銹鋼多在退火軟化狀(zhuang)態使用。傳統的(de)鐵(tie)(tie)素(su)體(ti)(ti)(ti)不(bu)銹(xiu)鋼(gang)(gang),如10Cr17,碳氮含量較(jiao)高,熱軋(ya)過程中存在(zai)一定數量的(de)奧氏(shi)(shi)體(ti)(ti)(ti),熱軋(ya)后鋼(gang)(gang)板中存在(zai)相應(ying)數量的(de)馬氏(shi)(shi)體(ti)(ti)(ti)相,碳化物常(chang)呈帶狀分(fen)(fen)布,影響加工性能和耐蝕(shi)性能。因此,需要進行罩式爐(lu)退火(huo),使馬氏(shi)(shi)體(ti)(ti)(ti)分(fen)(fen)解為(wei)鐵(tie)(tie)素(su)體(ti)(ti)(ti)和碳化物,并使碳化物在(zai)鐵(tie)(tie)素(su)體(ti)(ti)(ti)中均(jun)勻彌散(san)分(fen)(fen)布,達到(dao)軟化鋼(gang)(gang)材(cai)、提升(sheng)耐蝕(shi)性的(de)目的(de)。退火(huo)溫度通常(chang)為(wei)750~850℃。


  新型超純鐵素體(ti)不(bu)銹鋼,具有很低的碳氮含量,在高溫下不存在奧氏體相。因此這類鐵素體不銹鋼通常采用連續退火的方式,使熱軋變形組織發生再結晶,以提高組織的均勻性和成形性,其退火溫度在1000℃左右。


  熱軋退火后的鐵素體不銹鋼板(帶)中大部分須經冷軋制成鐵素體冷軋不銹(xiu)鋼(gang)板(帶),熱軋鋼板在冷軋前必須經過酸洗,以去除熱軋和退火過程中鋼板表面形成的氧化鐵皮。不銹鋼冷軋時發生加工硬化,將加工硬化的鋼材加熱至600℃以下,可消除變形應力;加熱至600℃以上,冷軋變形組織將發生再結晶,鋼材顯著軟化。冷軋鋼板(帶)的退火包括中間退火和最終退火,目的都是為了使加工硬化的組織發生再結晶,降低強度,提高塑性和韌性。鐵素體不銹鋼一般在700℃以上發生再結晶,其冷軋退火溫度通常在800~900℃。退火溫度超過900℃后,會引起晶粒長大而使其變脆。退火時間不得過長,溫度達到均勻即可,退火保溫時間為1~2h,或按厚度計算(1.5min/mm)。鐵素體不銹鋼在退火后應快速冷卻(水冷或空冷),一定要縮短在370~550℃溫度范圍的停留時間,特別是高鉻鐵素體不銹鋼,以防475℃脆性(xing),即硬度增高,伸長率大幅度下降,其耐蝕性也將降低。


  鐵素體鋼經過退火以后,(Fe,Cr)7C3比較均勻地析出,以后轉變為穩定的Cr23C6,固溶體的濃度比較一致,此時鋼的耐蝕性最好。